通知

这个多媒体故事需要音频和视频播放。请确认话筒和音响开启状态。

使用鼠标滚轮或键盘上的方向键进行界面间的切换。

滑动界面间导航

一起走

35 Jahre Tiananmen und Mauerfall - Chinese

标志 https://freedom-axelspringer.pageflow.io/kopie-von-35-jahre-tiananmen-und-mauerfall-43858

簡介

兩個國家,兩條道路:35年前,柏林牆以和平的方式被推倒;35年前,中國的抗議運動卻遭到殘酷鎮壓。《中國並不遙遠》探討了東德和平革命與1989年6月中國北京天安門廣場事件之間的關聯。這是德國首次以巡迴展覽的形式,深入探討1989年中國民主運動及其被暴力鎮壓的過程,以及這些事件對東德反對運動的影響,並關注當下中國的異議和民主反對派現狀。這個多媒體展覽爲我們提供了觀察國際社會反抗共產主義暴政的新視角,通過當事人的口述歷史、來自天安門廣場的原始物件、影像記錄、照片以及部分首次公開的文獻資料,揭示了此一全球背景。線上的《中國並不遙遠》作爲同時展出的數位項目,將帶領觀衆穿越時空,以多媒體方式深入中國與東德民主抗議的核心。在這裡可以瞭解更多關於中國民主運動及血腥鎮壓,以及這些歷史事件對東德和平革命的深遠影響。更多關於巡迴展的信息,請參見「項目簡介」。

若要繼續線上瀏覽,只需向下滾動即可。如您在手機上觀看網頁上的紀錄片時無法完全看到部分橫向背景圖片,請將屏幕橫放觀看。
进入第一页
进入第一页

Chronologie DDR

東德領導層公開支持中國在1989年6月3日至4日對民主運動的鎮壓,將天安門廣場的和平抗議稱為「反革命暴亂」。這一立場引發了許多反對派成員對東德可能實施類似「中國式解決方案」的擔憂。
儘管如此,這些成員仍以多種方式抗議中國的暴力行動,他們向中國大使和東德政府撰寫公開抗議書,組織哀悼和聲援活動(如「鼓聲禁食」)以及示威遊行。
抗議行動不僅局限於柏林,反對派還利用薩克森州福音教會在萊比錫舉行的教會大會,喚起人們對北京事件的關注。
人民警察和國家安全局對抗議活動進行了嚴厲鎮壓。他們多次逮捕參與各類行動的人員,並通過施加暴力來驅散示威。然而,與中國不同的是,儘管東德在驅散示威者時動用了暴力,但並未開槍。反對派所擔憂的「中國式解決方案」最終未在東德發生。

萊比錫公民運動檔案館 /  Karin Wieckhorst_Foto 035-001-056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一位BBC記者在天安門廣場進行現場報導,播放了抗議者受傷及中槍的震撼畫面。ARD電視台的《Tagesschau》節目也詳細報導了對抗議活動的鎮壓以及造成的傷亡情況。

BBC

打开视频

进入第一页
致大使的公開信——被拒收

早在1989年6月4日,東德民眾就以公開信的形式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抗議,譴責在天安門廣場上發生的暴力鎮壓行為。然而,中國大使館拒絕接收該信件。

羅伯特·哈維曼協會
进入第一页
1989年,包含本次展覽見證人Evelyn Zupke在內的反對派團體「魏森湖和平圈」(Weißenseer Friedenskreis)與其他反對派成員,對於北京天安門廣場上血腥鎮壓抗議的消息表示震驚。反對派仍然堅信,如果不允許民主化,即使訴諸暴力,共產主義政權也會失敗。

羅伯特·哈維曼協會 
进入第一页
來自德國統一社會黨(SED)媒體《新德國報》的公告

1989年6月5日《新德國報》的頭版刊登了德國統一社會黨對北京事件的詮釋:「反革命暴亂被鎮壓」。文章援引國家通訊社ADN的報導,模糊地提及「現場有死亡和受傷者」。

《新德國報》檔案館
进入第一页
《圖片報》連續數週頭版報導

大眾媒體《圖片報》以震撼的圖片和文字報導了示威抗議活動被血腥鎮壓的新聞,以及隨後的壓制行動。


阿克塞爾·斯普林格企業檔案
进入第一页
1989年6月6日,近50名示威者第二次嘗試將抗議信遞交給位於柏林-潘科(Berlin-Pankow)的中國大使館。他們被安全部隊包圍,抗議信被沒收,並有15名示威者遭到武力逮捕。反對派成員Stefan Müller和Andreas Mrachacz對這些事件進行了總結。

羅伯特·哈維曼協會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Aktuelle Kamera》報導錯誤的受害者人數

東德電視台《Aktuelle Kamera》節目播出了來自北京的電話報導,重複了共產政權的官方說法,並提供了錯誤的受害者人數。

德國廣播檔案館

打开视频

进入第一页
政治局委員兼德國統一社會黨(SED)中央委員會書記Egon Krenz(圖中)率領代表團參加了“薩爾布呂肯會談”。在薩爾布呂肯的新聞發佈會上,Krenz宣稱中國“已經採取措施恢復秩序”。

聯邦檔案館
进入第一页
傳單宣傳了定於6月9日的抗議活動,於前一天在柏林的“工作室98”(Atelier 98)青年俱樂部分發,隨後被國家安全部沒收。在普倫茨勞貝格的抗議活動中,安全部隊隨即到場並逮捕了30名參與者,其中一些人受到人民警察的暴力對待,但後來被釋放。青年俱樂部負責人次日被解職,一個月後,三名活動組織者被逮捕,並根據《刑法》第220條以“侮辱國家機關和外國代表”罪名起訴。

羅伯特·哈維曼協會
进入第一页
1989年6月9日東德人民議會就中國人民共和國當前事件發表的聲明,不言自明。

《新德國報》檔案館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東德統一社會黨(SED)的政治宣傳員Karl-Eduard von Schnitzler利用西方電視的片段,對西方媒體關於北京動亂的報導進行評論和批評。

德國廣播檔案館

打开视频

进入第一页
薩克森福音教會教區主教Christoph Demke在哈雷(Halle)舉行的教會會議上,表達了他對中國政府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對和平示威者採取行動的震驚與不滿。
 
Imago

进入第一页
“團結教會”(Solidarische Kirche)和“正義”(Gerechtigkeit)工作小組在萊比錫的馬庫斯教會社區舉辦了一場有關中國民主運動及其遭到鎮壓相關訊息的禱告會。

Jürgen Seifert
进入第一页
東德反對派成員透過一封公開信,呼籲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國務院總理李鵬以及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辭職。

羅伯特·哈維曼協會
进入第一页
反對派公民運動聲援聲明

來自整個東德的25個反對派倡議團體表達了對中國民主力量的聲援,他們呼籲停止大規模的逮捕和搜捕行動,撤銷對被捕者的判刑,並懲處中國共產黨中對此負有政治責任的官員。

羅伯特·哈維曼協會
进入第一页
1989年6月22日,反對派第二次嘗試向中國大使館遞交抗議書的行動再度失敗。安全部隊早在奧特-潘科(Alt-Pankow)的福音派教區辦公室就攔截了青年示威者。

國家安全局檔案館
进入第一页
知名《圖片報》評論員及《圖片報》和《世界報》多年以來的總編彼得·伯尼希(Peter Boenisch)在一篇簡短的評論中,質疑為何西德並未組織抗議活動以支持中國的學生運動。

阿克塞爾·斯普林格企業檔案
进入第一页
「下層教會」希望提高公眾認識

「下層教會」團體於1989年6月23日舉行了一場主題祈禱活動。作為對中國局勢的抗議及回應,自6月24日起至6月29日,每天下午5點開始,參加者們在聖伊麗莎白教堂(St. Elisabeth)教區辦公室前敲打悼念鼓,以表達哀悼。

羅伯特·哈維曼協會
进入第一页
1989年6月25日,參與者在柏林-利希滕貝格的救主教堂(Erlöserkirche)開始禁食並敲擊悼念鼓,以悼念受害者並抗議德國統一社會黨(SED)的立場,這一行動源自中國的傳統習俗。活動由我們的見證者Michael Heinisch共同組織。左側的橫幅展示了代表「民主」的中文書法。

羅伯特·哈維曼協會,Siegbert Schefke
进入第一页
在萊比錫尼古拉教堂每週舉行的和平祈禱會上,Christian Führer牧師朗讀了一封抗議信,信中反對中國對示威者判處死刑的決定。

公共領域
进入第一页
1989年6月,超過1,500名民眾參加了在柏林腓德烈斯海因區(Berlin-Friedrichshain)撒瑪利亞教堂舉行的「中國六月」悼念儀式。此次悼念活動以「悼念鼓」為特色,抗議北京血腥鎮壓抗議活動及SED(德國統一社會黨)對中國的政策。儀式中展出了一場關於中國與東德抗議活動的展覽,回顧東西方媒體對事件的報導,並以鮮花裝置紀念受害者。

羅伯特·哈維曼協會、Siegbert Schefke
进入第一页
宣傳海報

精心設計的海報用於宣傳1989年6月在撒瑪利亞教堂舉行的悼念儀式。

羅伯特·哈維曼協會、Bernd Weu
进入第一页
以政治聲明為目的的鼓聲與禁食

大量群眾參加了6月底在撒瑪利亞教堂舉行的鼓聲與禁食活動。參與者Michael Heinisch還彈奏了吉他。

羅伯特·哈維曼協會、Siegbert Schefke
进入第一页
來自柏林的悼念鼓聲傳至波茨坦,並於波茨坦救贖主教堂繼續進行。悼念活動期間,波茨坦作家 Sigrid Grabner 的詩《我擊鼓》(Ich trommle)被反覆誦讀。照片中展示了來自「統一大地」(tierra unida)團體的橫幅,上面寫著:「我們為中國的受害者哀悼。我們敲響悼念鼓。」

Sigrid Grabner、Hendrik Röder、Thomas Wernicke: 波茨坦1945-1989:在順從與反叛之間,1999年柏林
进入第一页
「下層教會」團體在柏林米特區的伊麗莎白教堂(Elisabethkirche)舉辦了一場抗議活動,內容包括敲擊抗議鼓聲及禁食儀式。

羅伯特·哈維曼協會
进入第一页
1989年6月30日,國家安全局詳細匯總了當時已知的東德公民權利運動所發起的抗議行動。

國家安全局檔案館
进入第一页
五萬人參加了在萊比錫舉行的薩克森福音教會大會閉幕活動。他們在活動中對中國鎮壓抗議活動表示不滿,並再次展示了代表民主的漢字標語,向東德統一社會黨政權(SED)傳達了抗議的信息。

萊比錫公民運動檔案館 /  Karin Wieckhorst_Foto 035-001-056
进入第一页
東德自由德國青年團(FDJ)的中央機關報《青年世界》報導了統一社會黨政治局成員Günter Schabowski訪問中國的消息。該報將中國的民主運動稱為「反憲法分子」。

《青年世界》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獨立電台《Radio Glasnost》報導了東德的抗議活動。這一小時的節目格式由 Roland Jahn 共同創立,並自1987年8月起,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一於「Radio 100」播出。節目內容在東德被錄製成磁帶並走私至西柏林。在27次廣播中,該電台一直報導東德各地直到1990年初的反對活動。由於該電台僅能在柏林及其周邊的勃蘭登堡地區接收,東德聽眾會錄製節目並將其分發到廣播範圍之外的地區。(Weißenseer Friedenskreis) 的成員在信箱中張貼傳單,以吸引東柏林居民對 Glasnost 廣播電台的注意。


羅伯特·哈維曼協會


打开音频

进入第一页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关闭
进入第一页

Brief an Willi Stoph

對《新德國報》文章的回應

全屏
1989年6月5日,《新德國報》刊登了關於北京血腥鎮壓的ADN報導。作為回應,反對派成員向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部長會議主席Willi Stoph發出了公開信,我們的見證人Stefan Müller和Ulrike Poppe也在公開信上簽名。

羅伯特·哈維曼協會
关闭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Aktuelle Kamera》散播虛假信息

東德的電視新聞節目《Aktuelle Kamera》連續數分鐘宣讀了中國政府及軍方領導層的辯解信件。隨後,一位駐北京的東德記者報導稱,示威者發動了血腥襲擊,甚至在醫院中殺害了受傷的士兵。 

德國廣播檔案館

打开视频

进入第一页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关闭
进入第一页

进入第一页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关闭
进入第一页

罰款通知

全屏
1989年6月22日,在中國大使館前的示威者之一收到了罰款通知。罰款金額相當高,對年輕的反對派成員來說難以承擔。

羅伯特·哈維曼協會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向大使遞交抗議書被暴力阻止

全屏
1989年6月22日,反對派成員再次試圖將抗議書遞交至位於海因里希-曼街(Heinrich-Mann-Strasse)的中國大使館。許多示威者被逮捕並遭受暴力對待。一些人被人民警察以暴力方式強行押上卡車,並處以最高500馬克的罰款。Heinisch、Müller 和 Mrachacz 再次提出了當天在潘科(Pankow)事件的報告。

 羅伯特·哈維曼協會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向大使遞交抗議書被暴力阻止

全屏
1989年6月22日,反對派成員再次試圖將抗議書遞交至位於海因里希-曼街(Heinrich-Mann-Strasse)的中國大使館。許多示威者被逮捕並遭受暴力對待。一些人被人民警察以暴力方式強行押上卡車,並處以最高500馬克的罰款。Heinisch、Müller 和 Mrachacz 再次提出了當天在潘科(Pankow)事件的報告。

羅伯特·哈維曼協會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公開邀請參加敲鼓與禁食

全屏
來自柏林-利希滕貝格地區青年工作組織的Hanfried Zimmermann和Michael Heinisch 邀請公眾參加於1989年6月25日至28日在柏林救主教堂舉行的敲鼓與禁食活動。

羅伯特·哈維曼協會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关闭
进入第一页

悼念儀式的歌曲選擇

全屏
1989年6月28日悼念儀式中的歌曲選擇。

羅伯特·哈維曼協會
关闭
进入第一页

悼念鼓的傳遞

悼念鼓從柏林救贖主教堂的Michael Heinisch傳遞到撒瑪利亞教堂,這面鼓不應該保持沉默。波茨坦的反對派團體也延續了柏林救贖主教堂的悼念鼓傳統。

羅伯特·哈維曼協會、Siegbert Schefke
进入第一页

全屏
1989年6月28日,撒瑪利亞教堂的悼念儀式宣傳海報上提到,東德的反對派團體援引了中國抗議運動的象徵符號,如「民主」的漢字以及作為哀悼標誌的白花。

羅伯特·哈維曼協會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展覽提供未經過濾的資訊

撒瑪利亞教堂悼念儀式吸引了大量群眾參加,人們渴望獲得未經過濾的真實資訊。

羅伯特·哈維曼協會、Bernd Weu
进入第一页

白色康乃馨作為哀悼的象徵

在撒瑪利亞教堂悼念儀式期間,參加者以白色康乃馨作為裝置,表達對中國受害者的哀悼與團結。白色康乃馨在中國象徵著哀悼。

羅伯特·哈維曼協會、Bernd Weu
进入第一页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反對派成員在教堂中抵抗逮捕

全屏
1989年7月9日,反對派成員佔領了德累斯頓的大型十字教堂,並開始了「為北京擊鼓」活動。人民警察闖入教堂,逮捕了年輕的抗議者,並開出高額罰款,抗議者隨後提出正式申訴來捍衛自己的權利。

羅伯特·哈維曼協會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关闭
进入第一页

Chronologie China

1989年4月,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的葬禮成為數萬名學生走上天安門廣場示威的契機;胡耀邦是一位支持改革的領導人。學生們要求言論自由,並希望就貪腐等問題進行公開對話。隨著抗議規模的擴大,大批北京市民也加入其中。然而,當局對這些訴求置若罔聞。5月,數百名抗議者開始絕食,李鵬總理不情願地與部分學生領袖進行了對話,改革派領袖趙紫陽也親赴天安門看望絕食學生,表達支持。此時,中共領導層內部發生路線鬥爭,最終由軍方領導人鄧小平為首的強硬派占據上風,決定對抗議者動用武力,趙紫陽隨後被罷黜。1989年5月20日,李鵬總理宣佈北京進入戒嚴狀態。在北京市民的支援下,抗議者抵制了人民解放軍初期非武裝的進駐。1989年6月3日至4日的夜晚,坦克進駐天安門廣場,25萬名士兵被派遣,對抗議活動進行了徹底鎮壓。士兵向人群無差別開火,導致大量人員傷亡,具體死亡人數至今不詳,估計達數千人之多,大規模的鎮壓與迫害接踵而來。至今,中國仍嚴禁公開提及這場抗議運動及其記憶。

「民主女神」雕像面向毛澤東
Gettyimages
进入第一页
胡耀邦於1989年4月15日因心臟病逝世,享年73歲。胡耀邦曾於1982年至1987年間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致力於推動經濟與社會的自由化改革。然而,由於他在1987年學生運動中對抗議者過於寬容,與中共教條派的觀點相左,最終被撤職。在他去世後的幾天內,大批學生自發組織起來,並前往天安門廣場悼念。約一萬名民眾聚集在廣場上,獻上旗幟和花圈表達哀悼,有些人更呼籲進行民主改革,並要求政府解決貪腐問題。


进入第一页
1989年4月18日凌晨,數百名北京大學的學生聚集在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旁,他們前一晚守護著獻給剛去世的胡耀邦的花圈與花束。學生們提議起草一份正式的請願書給政府,經過一番討論,他們擬定了七項請願要求,其中包括新聞自由及官員收入透明等訴求。這份請願書成為學生運動初期的核心議題之一,但政府從未對這份請願書作出直接回應。

這份請願書最初被張貼在大字報上,標題為「籌款」(左)和「和平請願——七項訴求」。


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


进入第一页
在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的官方追悼會當天,來自北京各大學的超過80,000名學生聚集在天安門廣場。現場每天都有大量示威者在廣場上集結。

人道中國,周鋒鎖
进入第一页
隨著「北京獨立學生會聯盟」的成立,中共對權力的壟斷逐漸受到挑戰。

www.standoffattiananmen.com / www.64memo.com
进入第一页
中共「最高領袖」鄧小平告訴時任總理李鵬:「我們必須採取明確而果斷的行動來應對這場動亂。」作為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他掌控著軍隊和武警部隊。這段話於4月26日刊登在《人民日報》社論中,並通過國家廣播電台廣泛傳播。

《人民日報》社論,1989年4月26日。

进入第一页
隨著社論的發表,15萬名學生開始在北京遊行,最終聚集到天安門廣場,北京市民也沿街聚集,歡呼學生的抗議行動,學生運動逐漸發展成為一場廣泛的民主抗議運動。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學生們不斷要求與政府對話。

人道中國,周鋒鎖
进入第一页
當天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在人民大會堂的亞洲開發銀行會議上發表演講。他表示,學生運動是愛國行為,他們的訴求應受到認真對待。隨後,趙紫陽試圖開啟學生與政府之間的多層次直接對話渠道,他也以前所未有的開放態度指示新聞媒體對學生示威進行報導。結果,軍隊和中共資深領導人鄧小平和趙紫陽在黨內產生分歧。 演講結束後不久,大規模示威活動在十多個主要城市爆發。在上海,學生們發起了遊行並在市政府前靜坐抗議;在北京,示威者聚集在天安門廣場。

趙紫陽,中共中央總書記
AFP
进入第一页
抗議者多次試圖要求與黨領導人對話,但都無果而終。所以,自1989年5月13日起,超過1,000名抗議者開始絕食,並封鎖黨中央的總部。

一名參與天安門廣場絕食抗議的學生穿著寫有「我愛生活,我需要食物,但若無民主,我寧願死去」字樣的襯衫。
Gettyimages
进入第一页
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米哈伊爾·戈巴契夫抵達北京,開始為期數日的國事訪問。由於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進行絕食抗議,迎接儀式不得不改在機場舉行。5月16日,戈巴契夫與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面。

AFP
进入第一页
超過一百萬北京市民走上天安門廣場,參與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非官方組織的示威活動之一。學生絕食持續超過100個小時,達到危急關頭,許多學生昏厥被送往醫院。
同時,鄧小平強行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緊急會議,對實行戒嚴進行投票。兩名高層官員(李鵬和姚依林)表示贊成,兩名(趙紫陽和胡啟立)反對,第五名官員喬石則棄權,會議陷入僵局。然而,鄧小平無視此次表決結果,於5月20日上午10點強行作出戒嚴決定。

Gettyimages
进入第一页
1989年5月17日,《中國日報》的一群記者在天安門廣場支持抗議活動。


REUTERS/Carl Ho
进入第一页
中國總理李鵬首次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學生領袖王丹、吾爾開希及其他學生。會談中,對話並未真正展開。李鵬發表了一篇演講,而吾爾開希在意識到學生被利用作為表演工具後,立即中斷了會談。隨後,由於長期絕食導致身體虛弱,吾爾開希在人民大會堂中暈倒,被緊急送往醫院。


吾爾開希(中)步入人民大會堂會見李鵬。 
王丹(左)與吾爾開希(右)在會議中。
www.standoffattiananmen.com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李鵬在人民大會堂會見絕食學生

ABC新聞報導會談與抗議情況

ABC-News

打开视频

进入第一页
1989年5月19日凌晨5點前,趙紫陽出現在天安門廣場。他手持擴音器,向聚集在廣場的學生發表了一場著名的講話,這次講話隨後被中國中央電視台全國播放。趙紫陽含淚發表了這場著名演說,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公開露面,隨後他被免去中共中央總書記職務。

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趙紫陽
Gettyimages
进入第一页
1989年5月20日,李鵬在一次黨政軍幹部會議上發表講話,宣佈實施戒嚴。根據鄧小平的建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決定在北京實施緊急狀態,部分人民解放軍部隊被調往北京。李鵬宣布從當天上午10點開始實施戒嚴令,22個師的部隊,配備坦克和槍炮,共約25萬名士兵向首都進發。抗議者展開抵抗,超過50萬名抗議者出現在天安門廣場。北京市民(超過100萬人)封鎖通往天安門的道路,持續數日,迫使軍隊撤離。


數千名普通北京市民和工人和平地勸說軍隊不要進入天安門廣場。
Gettyimages
进入第一页
共產黨官方報紙《人民日報》的記者們舉起寫有「解除戒嚴、保護首都」的橫幅,帶領遊行隊伍前往天安門廣場,參加一場獲批准的示威活動,聲援支持民主的學生們。

AFP
进入第一页
在持續一個月的示威活動和將近十天的戒嚴之後,天安門廣場開始逐漸清空,北京的生活也在恢復正常。作為抗議行動的最終表達,北京學生聯合會委託一群藝術學院的學生創作名為「民主女神」的雕像,並將其安放於天安門廣場。根據參與者曹慶遠的描述,這群約15名20多歲的學生在著名的中央美術學院內進行創作,並收到8,000元(當時約合2,000美元)的材料費和開支。雕像需在短短三天內完成,並達到10米的高度。曹慶遠認為,這組雕像的設計受到蘇聯雕塑家維拉·穆欣娜(Vera Mukhina)的影響。他還提到,學生們抵制了組織者希望雕像模仿美國自由女神像的建議;上海早些時候的示威活動中出現了自由女神像的複製品。學生們拒絕這個提議,不僅因為這可能被視為過於親美,還因為複製現有的作品違背了他們作為藝術家創作的原則。學生們使用了現有的一尊男性練習雕像,重新設計成「民主女神」。他們的設計中,雕像雙手高舉自由的火焰,而非像紐約的自由女神那樣僅用一隻手舉火炬,象徵在共產中國爭取自由的艱辛使命。


北京藝術學院工作室內雕像的建造。

Gettyimages
进入第一页
1989年5月29日至30日深夜,學生們在天安門廣場將雕像的四個部分組裝起來。他們將民主女神像對著紫禁城牆上的毛澤東巨幅肖像——這位中國共產主義的奠基者。五萬名示威者聚集等待雕像的揭幕儀式;民主女神像於5月30日凌晨揭幕。學生們齊唱《國際歌》,並宣讀了一份情感激昂的宣言。四天之內,民主女神像再次點燃了對政權的抵抗精神,然而,這也成為抗議者最後一次反抗行動。幾天後,政府軍隊殘酷鎮壓了這場民主運動。「民主女神」像至今仍是中國民主運動的象徵。


「民主女神」雕像面向毛澤東
Gettyimages
进入第一页
人道中國,周鋒鎖
进入第一页
鄧小平調動軍隊進入北京,導致情勢急劇升級,造成大量死亡和傷亡。面對配備坦克和機關槍的壓倒性軍事力量,北京市民試圖阻擋推進的軍隊。即使在軍隊內部,也有人對實行戒嚴令表示反對。
當示威者阻擋前進的軍隊車隊時,士兵開始開槍,局勢進一步失控,造成更多死傷。學生和工人的抗議活動隨後在181個城市蔓延,包括所有省會城市及上海等大城市,持續了數天,而天安門廣場則繼續被坦克佔據。


學生在1989年6月3日凌晨阻擋軍隊行動。
Picture Alliance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BBC天安門廣場報導,1989年6月4日

BBC

打开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紀錄片《天安門》摘錄片段。

Film excerpts from "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 produced and directed by Carma Hinton and Richard Gordon. Co-produced by Jane Balfour. 1995

打开视频

进入第一页
1989年6月5日,一名普通市民站在前進的坦克隊伍前面阻止其行進,這張照片成為抗議運動的象徵。天安門廣場上的反抗於6月6日結束,中國軍隊憑藉軍事優勢壓制了抗議活動,一些人擔心內戰可能會爆發。

Gettyimages, Jeff Widener 
进入第一页
鄧小平會見了100多位將軍,這是他自四月以來的首次公開露面。他的電視講話標誌著民主抗議活動的終結,也是展示其權力的行動。隨後進行了大規模的逮捕行動,許多活動人士和學生領袖被通緝,官方定期發布通緝名單。僅在幾天內,就有40名被官方確認的人遭到處決。北京政府內部消息顯示,有23名士兵和警察死亡,5,000人受傷,另有218名平民喪生(包括36名學生),以及2,000人受傷。觀察人士估計,鎮壓和隨後的事件共造成2,000至7,000人死亡。


學生領袖的21人通緝名單
光明日報
进入第一页

全屏
胡耀邦訃告,新華社於1989年4月15日發佈。
人道中國,周鋒鎖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全屏
1989年4月18日《七項請願要求》。
人道中國,周鋒鎖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全屏
在胡耀邦的國葬結束時,三名學生跪在人民大會堂台階前,高舉《七項請願要求》,呈現出最戲劇性的一幕。

www.standoffattiananmen.com / www.64memo.com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全屏
上海:復旦大學的學生聚集抗議。

www.standoffattiananmen.com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全屏
上海:學生們在市政府前發起靜坐抗議。

www.standoffattiananmen.com / www.64memo.com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全屏
天安門廣場擠滿了抗議的學生。

www.standoffattiananmen.com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全屏
學生們進入天安門廣場。

www.standoffattiananmen.com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全屏
頭巾上標示了我們的現場目擊者吾爾開希參與絕食抗議的身份。

www.standoffattiananmen.com / www.64memo.com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全屏
學生領袖王丹(左)、馬少方(中)及吾爾開希(右)正前往參加絕食抗議

www.standoffattiananmen.com / www.64memo.com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全屏
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展示橫幅,歡迎戈巴契夫。

www.standoffattiananmen.com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全屏
工人也參與了示威遊行。

www.standoffattiananmen.com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全屏
吾爾開希(中)步入人民大會堂會見李鵬。

www.standoffattiananmen.com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全屏
王丹(左)與吾爾開希(右)在會議中。

www.standoffattiananmen.com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全屏
李鵬總理出席會議。

www.standoffattiananmen.com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全屏
學生阻擋軍用卡車

AFP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全屏
市民和學生阻擋戒嚴部隊前進。

www.standoffattiananmen.com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全屏
人道中國,周鋒鎖
关闭
进入第一页

人道中國,周鋒鎖
进入第一页

學生抬著受傷的同伴

人道中國,周鋒鎖
进入第一页

一位黃包車車夫在路人協助下拼命將受傷者送往附近的醫院。

Picture Alliance

进入第一页

全屏
1989年6月3日至4日夜間,「民主女神」雕像被坦克摧毀。

BBC報導,1989年6月9日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全屏
1989年6月4日早晨,士兵清理天安門廣場。

www.standoffattiananmen.com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天安門廣場上燃燒的軍用卡車

人道中國,周鋒鎖
进入第一页

超過200輛坦克進入北京後,天安門廣場變成了武裝營地。

Picture Alliance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CNN 1989年6月5日現場報導

CNN

打开视频

进入第一页

全屏
鄧小平會見了100多位將軍,這是他自四月以來的首次公開露面。他的電視講話標誌著民主抗議活動的終結,也是展示其權力的行動。隨後進行了大規模的逮捕行動,許多活動人士和學生領袖被通緝,官方定期發布通緝名單。僅在幾天內,就有40名被官方確認的人遭到處決。北京政府內部消息顯示,有23名士兵和警察死亡,5,000人受傷,另有218名平民喪生(包括36名學生),以及2,000人受傷。觀察人士估計,鎮壓和隨後的事件共造成2,000至7,000人死亡。

光明日報
关闭
进入第一页

全屏
學生領袖的21人通緝名單

光明日報
关闭
进入第一页

中國民間抗爭進行時

进入第一页

Erinnerung als Widerstand

1989年4月中旬開始的天安門民主運動是中共執政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民眾抗議,中國人自共產黨上台以來度過了最自由、最沒有恐懼的七個星期。但是,對待以學生為主導的和平抗議者要求民主、反腐、解除報禁黨禁等訴求,當局的回應是血腥鎮壓、無差別地殺害民衆。這場運動因此成為了很多人的政治啓蒙,八九一代對民主和自由的夢想和所做出的犧牲成爲中國人反抗暴政的珍貴遺產和力量來源。「六四」屠殺後,中共政權愈發的獨裁高壓。審查甚至已延伸到香港;在香港直至2019年曾連續三十年每年舉辦燭光悼念會,而多位香港民主人士因為2020年悼念「六四」集會而被判監禁。捍衛這場運動及屠殺的記憶、對抗審查和遺忘,一直是中國境內重要的公民不服從行為。這裡列舉的例子展示了中國政府如何鎮壓對六四屠殺遇難者的任何紀念活動。

人道中國,周鋒鎖
进入第一页
「六四」清晨,方政與其他示威學生一起被迫撤離天安門廣場。在六部口,坦克車衝向撤退的學生,至少造成五人喪生、九人傷殘。方政為救女同學被坦克軋斷雙腿,成了為大屠殺真相作見證的另一名「坦克人」。

向莉;六四檔案
进入第一页
2018年,香港人遊行紀念李旺陽。李旺陽曾因支持天安門民主運動坐牢22年,獄中遭受酷刑致殘,眼盲耳聾。他在2012年6月接受香港記者採訪後莫名死亡。

香港01
进入第一页
前大學教師胡石根因籌劃公開紀念「六四」活動被判20年監禁,於2008年出獄。他後來皈依基督教,帶領北京家庭教會。2015年大舉鎮壓人權活動者時,胡石根再次被捕,被判處監禁七年半。

香港01
进入第一页
黃琦,曾獲獎的公民記者,於1999年創辦「六四天網」網站(64tianwang.com),這個網站名稱是為了紀念1989年6月4日鎮壓抗議活動的事件,旨在批評時政、揭露真相(包括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導致學校倒塌的貪腐和豆腐渣工程等問題)。黃琦已三次被捕入獄,共判刑20年。

香港01
进入第一页
天安門母親群體紀念親人罹難30周年。他們拒絕忘記真相、拒絕放棄正義,而中共持續剝奪中國人民的基本人權和尊嚴,禁止公開悼念遇難者,並封殺所有相關網路信息。

美國之音
进入第一页
陳雲飛於2007年6月4日在當地報紙刊登廣告(左)而因此被拘留六個月:“向「六四」遇難者不屈不撓的母親致敬“;因為經手廣告業務的年輕女員工沒有聽説過「六四」,所以廣告就這樣刊出了。2017年他因悼念死難者而又被判刑四年。

維權網;社群媒體(左)
进入第一页
2016年5月,四名四川公民設計了瓶身印有「銘記八酒六四」等文字以及坦克人圖片的烈酒出售(每瓶以89,64人民幣的價格售出),後來均被判囚。其中曾為八九學生的陳兵(圖片左下)被判刑三年半。

六四酒案後援團
进入第一页
2017年六四紀念日,83歲的退休教授孫文廣在家中擧橫幅。這位直言不諱的學者長期以來一直批評政府。2018年8月,他在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批評習近平的外交政策後被“失蹤”了,據報導已於2021年逝於羈押中。

自由亞洲電臺
进入第一页
“平反八九六四,結束一黨專政”——這是2018年6月初興華會在南昌街頭張貼的標語之一。創始人王一飛(右)、曾國凡分別被判刑兩年、一年。兩人在被秘密羈押、遭受飢餓酷刑的地點合影留念。

自由亞洲電臺;民生觀察(右) 
进入第一页
2020年6月4日,儘管維多利亞公園的紀念「六四」燭光集會首次不獲批准,但是香港支聯會仍帶領大批市民前往。支聯會多位領袖和黎智英等人已因這次集會而被判監禁。

香港01 
进入第一页

Widerstand für Demokratie

1989年民主運動被鎮壓後,中國的公民抗爭持續不斷,包括:1998年的反對黨組黨運動、2003年起的公民維權運動、2008年的「零八憲章」運動、2012年起的南方街頭運動(封面圖片)及2012年起的新公民運動。除了公民維權運動在推動法治方面取得部分進展(如2003年廢除收容遣送制度、2013年廢除勞教制度),其他運動皆被鎮壓,領袖人物被判重刑,顯示中共對民間爭取政治權利的零容忍。習近平上臺後,中共強化對民眾的監控、政治洗腦及對公民社會的壓制,許多人權運動者、律師、記者、學者、公益團體人士、宗教領袖等人權活動人士遭到關押。這裡舉出的例子說明,儘管如此,中國的公民抗爭從未停止。

人道中國
进入第一页
2018年7月11日秦永敏被法院判刑13年,妻子趙素利(著紅裙者)到庭旁聽。為堅持中國向憲政民主體制和平轉型,秦永敏自1970年起四次入獄共判刑36年,是後毛澤東時代以來中國坐牢時間最長的政治犯。趙女士長期被當局軟禁。

香港01
进入第一页
首位在北美獲得博士學位的中國公民、海外民運先驅王炳章於2002年被中共在越南綁架,秘密審訊後被判處無期徒刑。他一直被單獨關押,獄中多次中風。

自由亞洲電臺
进入第一页
1995年3月,異議作家、人權活動家劉曉波接受美國之音采訪。他因發起呼籲政治改革、向憲政民主轉型的「零八憲章」聯署,於2009年被捕、被判監禁11年;次年獲諾貝爾和平獎。劉曉波於2017年病逝,是唯一至死未能恢復自由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美國之音
进入第一页
高智晟,中國維權運動的先行者、「中國最勇敢的律師」,因公開批評中共系統侵犯人權的罪行,包括對法輪功學員的迫害,自2006年多次被綁架、酷刑折磨、軟禁、羈押。2017 年 8 月,高智晟又一次失蹤,至今杳無音訊。

改變中國
进入第一页
異議作家郭飛雄發動記者、律師、公知等支持村民以和平方式罷免腐敗村官,推動新聞自由和官員資產透明化,是維權運動先驅之一。郭飛雄已三次入獄,共被判刑19年。

艾曉明
进入第一页
2011年8月28日,南方街頭運動參與者劉遠東等發起在廣州天河城廣場拉橫幅,慶祝獨裁者卡扎菲倒臺,影射中共暴政,引來許多市民圍觀,但不久被警察帶走。接下來幾年中許多運動參與者被捕入獄。

歐榮貴
进入第一页
王怡牧師手持寫有「六月四日為國家禱告」的標語。這位家庭教會領袖以在講道中公開呼籲習近平悔改而聞名。他在2018年發起家庭教會牧者聯合聲明,回應修訂後的《宗教事務條例》,呼籲政府尊重宗教自由,不久被判9年監禁。

成都秋雨聖約教會
进入第一页
2018年3月11日,社會活動家、2008年度薩哈羅夫獎得主胡佳在推特發出這張照片,反對當天習近平當局通過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胡佳曾被囚禁三年半,出獄後長期被監控。

胡佳
进入第一页
 法律學者許志永(左)、律師丁家喜是「新公民運動」的重要成員。「新公民運動」是許志永於 2012 年成立的一個鬆散的活動人士網絡,旨在提高政府透明度、推動教育平權。他們在2019年參加一場律師和活動人士的集會後再次被捕,分別被判 14 年和 12 年監禁。

羅勝春
进入第一页
2018年7月4日,29歲的董耀瓊在上海直播譴責習近平 「獨裁專制」,並向其海報潑墨。這段影片迅速在網路上傳開,引起海内外更多的潑墨行為。中共在各地迅速撤下習近平海报,卻將董女士關進精神病院。

截圖, 人道中國
进入第一页

White-Paper-Movement

中共隱瞞並錯誤處理了新冠疫情,最終導致全球大流行病的爆發。2020年初疫情爆發後,武漢及湖北多座城市被強制封鎖,居民面臨食品短缺、醫療資源匱乏,吹哨人和死者家屬遭到打壓,公民記者被捕。三年內,全國無數人因無人道的「清零政策」喪生或失去生計,激起多次抗議浪潮。2022年10月24日,在被封控長達三月的新疆,烏魯木齊市一棟被嚴格封鎖了三個月的住宅大樓發生大火,釀成10死9傷的慘劇,點燃了從烏魯木齊到全國各地民眾群起抗議抵抗封控政策的導火索。這場1989年之後最大規模的全國性自發性街頭示威運動中,許多年輕人手舉白紙抗議當局言論審查。「白紙運動」迅速蔓延至海外,逐漸演變為支持民主改革的抗議運動;中共迅速作出反應,鎮壓了這場運動,並倉促結束了「清零」政策。這裡列舉的例子展示了反對疫情防控政策的抗議如何發展成爭取民主與自由的抗議活動。

人道中國
进入第一页
2020年2月,法學教授許章潤發表了一篇名為《憤怒的人民已不再恐懼》的文章,批評習近平對武漢爆發的疫情的處理方式,並指出公眾對中共專制的憤怒如火山般爆發。他已被禁止教學和發表文章,並遭到軟禁。

社群媒體
进入第一页
武漢商人方斌在2020年初記錄了封城實況。他拍攝的一段影片在網上瘋傳,影片中可以看到不堪重負的醫院和裝屍袋,他還呼籲市民反抗暴政。他於2020年2月被抓捕、秘密羈押三年多。

截圖, 人道中國
进入第一页
2020年5月,詩人魯揚發影片呼籲習近平下臺、結束「反人類、反文明的邪惡專制制度」,后被抓捕,判6年監禁。

自由亞洲電臺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2022年1月13日,深圳羅湖街頭一名男子手持「打倒習近平、捍衛改革開放」的橫幅抗議,當場被警察暴力帶走,自此下落不明。

社群媒體, 人道中國

打开视频

进入第一页
2022年4月,上海超過2500萬居民已被關在家中數周,一部表現居民控訴購買生活必需品、就醫困難的短片《四月之聲》在網路廣傳,很快被當局刪除。組織上海公民自救的季孝龍因批評當局極端防疫被判四年半監禁。

截圖, 人道中國
进入第一页
2022 年 10 月 13 日,北京四通橋上彭立發懸掛巨型橫幅,要求習近平下台、結束「清零政策」。這是近年來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公開支持民主的抗議行動。隨後,彭立發隨後被秘密拘押,但他的口號在海內外廣泛傳播。

美國之音
进入第一页
 2022年11月,蘋果手機製造商富士康鄭州廠區數萬工人不滿「動態清零」政策而衝出工廠,徒步返鄉,11月22日至24日,示威者與鎮壓的警察發生衝突,最終成功拿到賠償。

截圖, 人道中國
进入第一页
2022年11月26日至27日,數百人聚集在烏魯木齊中路悼念烏魯木齊大火的死難者,隨後守夜成了抗議,高喊「自由!新疆解封!中國解封!共產黨下台!習近平下台!」。許多抗議者被抓走,類似抗議集會在全國數十個城市、百多所高校出現,稱為「白紙運動」。

Philip Róin
进入第一页
2022年11月26日,陳品霖與朋友在上海烏魯木齊中路拍攝了抗議現場的影片。「白紙運動」一週年前後,陳品霖將紀錄片上傳至網路,並迅速引發廣泛關注。隨後不久,陳品霖被捕,至今仍被警方拘押。

自由亞洲電臺
进入第一页
2024年7月30日,湖南新化縣22歲大學生方藝融在天橋上掛起橫幅,上面寫著2022年北京四通橋上出現的標語,並用擴音器大聲播放「要自由,要民主,要選票!罷課罷工罷免獨裁國賊習近平!」口號。方藝融很快被捕,至今下落不明。

美國之音
进入第一页

當代見證人

进入第一页

DDR ZZ

进入第一页

Michael Heinisch-Kirch

Michael Heinisch-Kirch於1964年出生在法蘭克福(奧德河)。作為牧師的兒子,他在青年時期就遭到東德統一社會黨(SED)政權的歧視與排拒。Heinisch-Kirch拒絕加入東德的青年組織,也拒絕與國家安全部門(Stasi)合作,並且拒服兵役。1983年,他與Stefan Müller一起開始接受社會執事的培訓,並從事青少年工作。在1989/90年,他參與揭露地方選舉中的舞弊行為,並參與第二次佔領國家安全總部。自2004年起,Heinisch-Kirch加入了聯盟90/綠黨,並自2021年起擔任羅伯特·哈維曼(Robert Havemann)協會的主席。在天安門抗議運動期間,Heinisch-Kirch組織了聲援集會,並在柏林救世主教堂發起了「為中國暴力受害者的鼓聲禁食」活動。由於他的反政權活動,他遭受了強制措施,並被國家安全部門以「新教徒」的代號監視。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Stefan Müller

Stefan Müller於1966年出生在萊比錫。作為牧師的兒子,他拒絕加入東德的青年組織,也拒絕參加青年啟蒙禮。在學校期間,他佩戴了象徵和平運動的「化劍為犁」標誌。由於政治信仰的緣故,他無法自由選擇教育和職業,成為了比特費爾德(Bitterfeld)化學產業的一名鎖匠。1984年,Müller開始接受執事的培訓。作為拒服兵役圈的成員,自1987年起,他在柏林救世主教堂主持為拒服兵役者舉辦的禮拜儀式。1989年,他參與揭露地方選舉中的舞弊行為。在一次示威活動中,他被一名國家安全部門人員逮捕並受傷。其後,Müller仍然繼續他的反對活動。自1990年以來,他一直從事社會工作。1989年,Müller是試圖向中國大使遞交抗議信的示威者之一,他們被國家安全部門逮捕並罰款。Müller持續抗議對天安門抗議運動的血腥鎮壓。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Jeanne Grabner

Jeanne Grabner 1968年出生於柏林,自青少年時期起便積極參與政治和社會運動。1983年,她加入波茨坦的反對派團體「團結大地」(tierra unida),專注於與尼加拉瓜的團結工作。在和平革命期間,「團結大地」在教會內外組織了大量活動,呼籲社會正義。柏林牆倒塌後的1989年,格拉布納在中美洲度過了數年,擔任非暴力護送員,幫助那些面臨政治迫害的人士。如今,她是非營利組織Schildkröte GmbH的執行董事,該組織致力於推動教育公平。1989年6月,格拉布納與她的「團結大地」同事們在波茨坦的救世主教堂舉辦了為期三天的「哀悼鼓」活動,這個活動受到柏林類似倡議的啟發,旨在紀念天安門廣場抗議的受害者。1989年6月28日,她的母親、作家Sigrid Grabner寫了一首名為《我擊鼓》(Ich trommle)的詩,在活動期間每小時誦讀一次。當時柏林-布蘭登堡福音教會的首席會長Manfred Stolpe介入,阻止了警方對這次聚會的干預。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Evelyn Zupke

Evelyn Zupke於1962年出生在呂根島(Rügen)的賓茨(Binz)。她早年在學期間便逐漸發展出愈發批判政權的態度。她被剝奪了上大學的機會,於1985起通過遠程學習培訓成為一名在菲爾斯滕瓦爾德(Fürstenwalde)教會組織工作的治療教育者。1987年,她搬到柏林,在Stephanus-Stift的一家日托中心工作。Zupke積極參與了Weißensee和平圈,並在揭露1989年地方選舉中的舞弊行為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她以不同身份參與了1989/90年社會變革的塑造,例如在圓桌會議上或作為1990年3月18日人民議會選舉委員會的成員。從1990年代中期起,她從事創傷諮詢工作。自2021年以來,她擔任聯邦議會東德統一社會黨(SED)專政制度受害者的聯邦專員。Zupke是Weißensee和平圈1989年6月5日發表聲明的簽署者之一,聲明中也譴責了軍隊對天安門抗議學生的暴力鎮壓。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Kathrin Mahler Walther

Kathrin Mahler Walther於1970年出生於萊比錫。16歲時,她加入了萊比錫的草根反對派團體,並在公民課上質疑老師們所傳授的官方敘述,揭露了體制中的矛盾。這種批判性思維常常使她在學校受到排斥。然而,她在萊比錫的青年社群和人權工作組中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夥伴,這裡可以公開討論政治問題,並且歡迎各種不同的思想。 1989年和平革命後,Mahler Walther在首屆民主選舉出的薩克森州議會工作,積極參與新政治格局的塑造。她至今仍作為當代見證者,積極參與政治教育工作,並於2019年在萊比錫和平革命30週年紀念活動上向75,000人發表演講。如今,她是一名社會學家,領導一家致力於促進民主和平等機會的非營利組織。1989年7月,當和平與人權團體被排除在新教教會大會之外時,她與其他活動家組織了一場「替代教會大會」。Mahler Walther的團隊通過展示寫有「民主」二字的中文橫幅,公開表達了對天安門廣場大屠殺受害者的聲援。然而,教會工作人員阻止他們在舞台上抗議,東德祕密警察沒收了橫幅。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China ZZ

进入第一页

Wu'er Kaixi

吾爾開希於1968年出生在北京,為維吾爾族。他就讀於北京大學,是1989年4月中旬首批參與天安門抗議運動的學生之一,迅速成為最知名的學生領袖之一。他擔任北京學生自治聯合會主席,也是絕食運動的發起人之一。在電視轉播的政府與學生間談判會議中,他作為學生代表公開譴責中國總理李鵬。抗議活動被鎮壓後,吾爾開希被列為政府公佈的二十一名學生領袖通緝名單中第二名。他成功逃往法國,後前往美國。1996年,吾爾開希移居台灣,繼續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專制政權。儘管他多次嘗試自願被捕,但中國一再拒絕他返回的請求。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Zhou Fengsuo

周鋒鎖1967年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1985年開始在北京的清華大學學習物理。1989年,他當選為北京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的主席,並於1988年組織了中國首次也是唯一一次自由選舉的學生會選舉。他積極參與民主運動,呼籲新聞自由,為學生報紙發聲,並在1989年的天安門抗議期間建立並領導了“學生之聲”廣播電台。由於他的參與,他被列為警方的頭號通緝犯之一,排名第五,隨後被逮捕並關押了一年。由於國際社會的支持,周鋒鎖於1990年獲釋,並於1995年移居美國。在美國,他繼續為中國的民主事業努力。他共同創立了“人道中國”,該組織為數百個政治犯家庭、天安門母親和其他在中國遭受政治迫害的人士提供支持。他還擔任了著名的中國人權組織“中國人權”的執行董事。2000年,他領導了對1987年至1998年擔任總理的李鵬提起的集體訴訟,指控其在鎮壓天安門廣場抗議運動期間犯下了反人類罪。2014年,為紀念天安門大屠殺25週年,周鋒鎖秘密返回北京,但被逮捕並驅逐出境,同年他還參與了香港的雨傘運動。
2024年,為紀念天安門大屠殺35週年,周鋒鎖幫助組織了全球的紀念活動,以確保1989年的犧牲和自由的訴求不被遺忘。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Wang Chaohua

王超華於1952年出生,在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期間(1966-1976),她和許多年輕人一樣,被送往農村進行「再教育」。1987年,她開始在北京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攻讀中國文學。1989年4月22日,王超華與其他學生一同參加了胡耀邦的葬禮;胡耀邦是中國共產黨前總書記,於1987年因對1986年學生動亂表現過於寬容而被免職。葬禮促使王超華加入了天安門抗議運動,並成為北京學生自治聯合會的領導成員之一。抗議被鎮壓後,她被政府列入北京市二十一名學生領袖的通緝名單。她躲藏了六個月後,於1990年初逃往美國。2008年,王超華在美國獲得現代中國文學博士學位,現為自由撰稿人,積極參與關於中國社會現狀的討論。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Huang Yicheng

黃意誠於1996年出生在福建省,成長於上海。他自2014年起在著名的北京大學就讀,2020年至2022年在上海一所精英學校任教。2022年,黃意誠加入了「白紙運動」,這是自天安門抗議運動以來中國首次全國範圍內的抗議活動。空白的白紙成為抗議者的象徵,在全國十餘處,走上街頭大多是學生個人或群體。他們抗議政府為應對新冠疫情所採取的嚴格隔離措施,同時部分抗議者也呼籲民主和新聞自由。警察對抗議者採取了暴力行動,許多人被捕、遭受虐待,有的甚至被監禁。2022年11月27日,黃意誠在上海警方逮捕時得以逃脫,在地下躲藏數月,直到2023年逃亡至漢堡。在那裡,他公開講述了中國的人權侵犯行為。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Jiang Lin

蔣玲於1953年出生在南京。17歲時,她加入了父親所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她父親是一名將軍。1971年至1982年,她在陝西省西安的空軍軍醫大學擔任軍官。1982年,蔣玲被調到北京,並於1986年至1989年期間擔任解放軍報的記者。1989年,她在天安門抗議運動期間在現場目睹了軍隊對抗議者的殘暴行為和暴力清場,對於解放軍使用坦克和機關槍鎮壓民眾感到震驚不解。在騷亂期間,她身著便服開車進入市區,被準軍事組織旗下的武裝警察嚴重傷害,後被送往醫院治療。在醫院,她看到許多被子彈打傷或打死的抗議者。1996年,蔣玲離開了人民解放軍。在天安門抗議運動鎮壓30週年之際,蔣玲首次打破沉默,公開講述了她目睹的事件。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項目

2024年11月,在柏林牆倒塌35週年之際,巡迴展覽《中國並不遙遠》正式開幕,第一次與公眾見面。在柏林市議會大樓和阿克塞爾·斯普林格大樓前舉行首展後,將於2025年開啓德國巡展之旅。三個來自中國的貨運集裝箱一改往日運送消費品的用途,變成移動的展覽空間,揭示出中國經濟崛起背後的專制現實。第一個集裝箱展示了東德對中國天安門廣場暴力鎮壓的抗議運動;第二個集裝箱則追溯了民主運動的發展歷程及其遭受的鎮壓,並着重呈現了1989年至今在中國的抗議運動亮點;第三個集裝箱陳列着來自天安門廣場的原始物件。同時,「民主女神像」的微縮複製品矗立其中,是當年中國民主運動的標誌;十位當代見證者,其中五位來自前東德,五位來自中國,講述了1989年的事件及當下中國的反對派現況。此外,展覽還將向公衆展示最新整理的檔案材料。《中國並不遙遠》由阿克塞爾·斯普林格自由基金會策劃、準備與設計,並與beier+wellach projekte、Robert-Havemann-Gesellschaft e.V.、Berliner Beauftragter zur Aufarbeitung der SED-Diktatur、Humanitarian China以及Human Rights in China合作完成。如您有意將《中國並不遙遠》巡展引入您的城市或機構,請聯繫:freedomfoundation@axelspringer.com 

我們已盡力確認出版第三方資料的所有使用權。如果您有任何法律訴求,請與我們聯絡,以便我們加入版權持有人的姓名或移除相關圖片。
    进入第一页
    进入第一页
    进入第一页
    进入第一页
    进入第一页
    进入第一页
    进入第一页
    进入第一页
    进入第一页
    进入第一页
    进入第一页
    进入第一页
    进入第一页
    进入第一页
      进入第一页
      0:00
      /
      0:00
      立即播放视频
      进入第一页

      进入第一页
      进入第一页
      进入第一页
      进入第一页
      继续向下滚动 点击继续
      继续滑动